着色剂与树脂反应所引起的颜色变化
着色剂与树脂的反应主要表现在某些颜料或染料与树脂在加工成型时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将导致色相的变化,并使聚合物发生降解,从而使制品性能发生变化。
1.还原反应
某些高聚物,如尼龙和氨基塑料在熔融状态下,是很强的酸性还原剂,它们能使在加工温度下很稳定的颜料或染料被还原褪色。
2.碱交换作用
聚氯乙烯乳液聚合物或某些稳定化了的聚丙烯中的碱土金属,能与着色剂中的碱土金属发生“碱交换作用”,从而使颜色从蓝红色变成橙色。
PVC乳液聚合物是VC在乳化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水溶液中借助搅拌聚合的方法,反应中含有Na+;为提高PP的耐热氧性能,常加有1010、DLTDP等抗氧剂,抗氧剂1010是由3,5一二叔丁基一4一羟基丙酸甲酯与季戊四醇酸钠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而DLTDP是由Na2S水溶液与丙烯腈反应制备硫代二丙腈,经水解生成硫代二丙酸,最后用月桂醇酯化而得,反应中亦均含有Na+。
在塑料制品成型加工时,树脂中残余的Na+将与含有金属离子的色淀颜料如,发生反应:XCa2++2Na+→XNa2+ +Ca2+
3.颜料与卤化氢(HX)间的反应
PVC在温度升至170℃或受光作用下脱去HCI而形成共轭双键。
含卤阻燃性聚烯烃或有色阻燃塑料制品在高温成型亦脱卤化氢HX。
(1)群青与HX反应
广泛用于塑料着色或消去黄光的群青颜料,是一种含硫复合物。
(2)铜金粉颜料加速PVC树脂的氧化分解
铜颜料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Cu+、Cu2+,将加速PVC分解
(3)金属离子对聚合物的破坏作用
某些颜料对聚合物有破坏作用,如锰色淀颜料C.I.PigmentRed48:4不适合PP塑料制品成型,原因在于变价金属锰离子在PP的热氧化或光氧化中,通过电子的转移催化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导致PP的加速老化;聚碳酸酯中的酯键,加热时易水解和遇碱分解,一旦颜料中存在金属离子更容易促进分解;金属离子也会促使PVC等树脂的热氧分解,并导致颜色变化。
综上所述,生产塑料制品时,我们应避免使用与树脂发生反应的着色颜料是最可行且有效的办法。
了解更多鲁燕产品请点击www.sdlycm.com我们在这里等您的来访。
请立刻拨打 400 075 9658 每天前10位客户可得免费样品试用!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鲁燕黑色母粒的原料及性能优势解析
- 色母粒用色料对色情况的要求
- 鲁燕白色母粒的功能及生产质量要求
- 山东鲁燕色母粒厂家解析注塑制品褪色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小编盘点影响注塑制品内部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吹塑制品常见的10大难题及解决方法
- 塑料着色剂如何正确应用着色力指标
- 注塑制品为何会起“飞边”,该如何解决
- 耐热聚乙烯(PE-RT)的介绍
- 浅析白色优质母粒的特性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